IPO热潮助力香港成为区域资本中心

在地缘政治、产业政策和资本流动变化重塑格局的背景下,香港的IPO热潮成为区域性增长的一部分

作者:高国登(Gordon Crosbie-Walsh),易峯亚洲区首席执行官

2025年8月7日

大约一年前,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能否重回巅峰,曾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当时我曾撰文指出,持续的复苏可以恢复市场信心,重燃风险偏好,并有助于将资本引向中国最具雄心的企业。 令人鼓舞的是,这一复苏正在稳步推进。

今年,香港正朝着全球IPO募资额榜首迈进。 这股复苏活力源于其坚实根基:精准切入优势行业、持续推进监管改革以及日益充裕的市场流动性。 这也彰显了香港为全球经济转型提供资本支持的能力。

中国的出口动能正经历结构性转变,由低成本组装模式,向全球顶尖的高科技制造转型。 处于这一转型前沿的公司纷纷转向到香港募集资金。

宁德时代(CATL)五月份在港二次上市,募资额达53亿美元,成为本年度全球规模最大的上市案例,其影响超越了单纯的资金筹集。 此举印证了香港在中国产业巨头走向全球过程中的关键地位。 近期,Apple供应商蓝思科技(Lens Technology)亦循此路径。 据报道,快时尚巨头Shein也正筹备在港上市。

这些企业为何更青睐香港,而非纽约、伦敦或上海? 拟上市公司表示,香港的审批流程更快、监管途径更明确,且能同时吸引国际与国内资本。 A股IPO可能长达一年或更久的等待时间,促使许多潜在发行方转向香港。 此外,美国日益强硬的保护主义姿态,降低了其股市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发行方而言。

监管改革——包括降低准入门槛以允许专业科技公司更快上市——已将香港交易所重塑为增长平台。 今年推出的科企专线(Technology Enterprises Channel),为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量身定制了上市标准,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创新平台的角色。

国内外投资者也对此做出了回应。 全球投资者发现,通过香港投资中国股票更为便捷,无需应对内地资本管制或复杂的券商安排。 受制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及长期的脱钩趋势,投资者正逐步调整资产配置,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对于面临人民币贬值和国内经济放缓的中国投资者而言,香港提供了投资中国科技和金融领域的敞口。 今年,香港股市以2008年以来的最大优势跑赢内地市场,通过沪港通及深港通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

香港当前需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以确保其在未来的贸易与资本流动新时代,巩固作为区域性融资中心的地位。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投资,正日益向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倾斜。 目前,对美出口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低于历史水平。 中国企业正在寻求资金以推动全球布局,包括设立工厂、转移供应链和打造区域性品牌。 在香港上市使其能够就近以全球货币募集资金。

早在四月,本报告就已预见此趋势,当时西方市场对中国内地企业以及那些融入全球供应链的亚洲公司都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

随着香港发展成为本区域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该地区的潜力可能超越其作为中国内地与世界其他地区“超级联系人”的传统角色。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Bonnie Chan Yiting)已明确表达了吸引区域内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的强烈意愿。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Paul Chan Mo-po)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近期提到,下半年的IPO申请企业中,不乏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的公司。

这与过去十年的趋势大体相似,当时欧舒丹(L ‘OCCITANE)、普拉达(Prada)和新秀丽(Samsonite)等国际品牌纷纷在港上市,为它们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募集资金。

而这一次,资金流动的方向或将有所不同。

在一个增长日益由区域需求驱动并由区域资本提供支持的环境中,香港必须提供全方位的融资解决方案,包括公募股权、私募信贷及各类创新资本,以支持下一代亚洲领军企业的发展。

香港在这方面的往绩记录有限,但已有进展迹象。 目前,在港上市的企业中,有115家的注册地位于中国境外,仅占港交所总市值的2.6%,约为1403亿美元。 今年,已有三宗此类IPO在香港完成上市,共募得约5.929亿美元资金。

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此轮IPO热潮都提供了一个参与亚洲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良机。 随着IPO认购热度高涨,且上市后回报率超过30%,中短期机会令人瞩目。 与此同时,中国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型以及香港作为科技前沿型交易所的崛起等结构性转变,都预示着长期的上行空间。

在地缘政治、产业政策和资本流动变化不断重塑格局的背景下,香港的IPO热潮已不仅仅是本地复苏,更是区域性增长的一部分。 随着利率的逐步下调和投资者情绪的回暖,这股复苏势头有望延续至新的一年。

7月9日,香港迎来上市的“丰收日”,共有五家公司敲锣上市。 目前有超过200家企业排队等候IPO,下半年的上市盛况指日可待。

本文首发于2025年7月29日的《南华早报》观点栏目

免责声明

过去的业绩表现并不保证未来回报,个人回报将不受保证或担保。

本文件仅供认证投资者、成熟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或其他符合法律或其他方面要求的合格投资者使用,不适用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士,也不应由其使用。本文件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是一般性的,并不针对任何具体的目标或财务需求。本文件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由第三方编写,未必反映EquitiesFirst的观点和意见。EquitiesFirst未独立审查或核实本文件提供的信息,且未声明其是准确或完整的。本文件中的意见和信息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出售任何证券、投资或任何金融产品的要约或购买的要约招揽(“要约”)。任何该等要约只能通过列明其实质性条款和条件的相关要约或其他文件作出。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构成Equities First Holdings, LLC或其子公司(统称为“EquitiesFirst”,于中国內地市场则为“易峯”)购买或出售任何投资产品的建议、招揽、邀请、诱导、促销或要约。本文件也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投资、法律或税务建议,也不应解释为EquitiesFirst的建议、参考或背书。在就财务产品作出投资决策前,您应寻求独立的财务意见。

本文件包含EquitiesFirst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各自的标志以及其他已注册和未注册的商标和服务标志。EquitiesFirst保留本文件中包含的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利。接收方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分发、出版、复制或以其他方式提供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特别是不得向分发行为可能导致违反任何法律或监管要求的任何国家/地区的人士分发本文件。

EquitiesFirst不就本文件作出任何陈述或保证,并明确否认法律规定的任何默示保证。您承认EquitiesFirst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对任何直接、间接、特殊、后果性、偶发性或惩罚性损害负责,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或机会损失,即使EquitiesFirst已被告知此类损害的可能性。

EquitiesFirst做出以下可能适用于所述司法管辖区的进一步声明:

澳大利亚: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Australia) Pty Ltd(ACN:142 644 399)持有澳大利亚金融服务许可证(AFSL编号:387079)。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仅适用于身处澳大利亚,且按《2001年公司法》第761G节的定义归类为批发客户的人士。向该标准以外的人士分发信息可能受到法律的限制,获得信息的人士应寻求咨询意见并遵守任何此种限制。

本文件包含的材料仅供参考,且不得解释为购买或销售金融产品的要约、招揽或建议。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并非个人财务产品建议。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在采纳任何信息之前,您需要根据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要考虑所提供的信息的适当性和相关财务产品的性质。在就财务产品做出投资决策之前,您应征求独立的财务建议并阅读相关披露声明或其他要约文件。

迪拜: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td(迪拜国际金融中心代表处)(地址为Gate Precinct Building 4, 6th Floor, Office 7, 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商业许可证编号为CL7354)作为一家代表处接受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FSA”)监管(DFSA公司参考编号:F008752)。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从被视为建议的角度而言,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也未考虑金融产品是否适合您。

本文件包含的材料仅仅是为了提供信息,不得被解释为财务建议,包括购买或销售金融产品的要约、招揽性信息或建议。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也未考虑金融产品是否适合您。在采纳任何信息之前,您需要根据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要考虑所提供的信息的适当性和相关金融产品的性质。如果您不理解本文件的内容,您应咨询获授权的财务顾问。

本文件与某一金融产品有关,该金融产品不受DFSA任何形式的监管,也无需获得DFSA任何形式的批准。DFSA不负责审查或核实与本金融产品有关的任何文件。因此,DFSA未批准本文件或任何其他相关的文件,也未采取任何举措来核实本文件所载的信息,并且对其概不负责。

中国香港: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根据《放债人条例》持有牌照(放债人许可证编号1659/2024),并根据《证券与期货条例》(“SFO”)(CE编号:BFJ407)从事证券交易业务(第一类牌照)。本文件未经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查。本文件不作为出售证券的要约或购买任何由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管理或提供的产品的招揽。本文件仅供SFO规定之专业投资者参考。本文件不针对此类要约或邀请将构成违法或禁止行为的个人或组织。

韩国: 上述内容仅适用于充分具备证券融资交易知识和经验的资深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或其他合格投资者。不适用于也不应由不符合标准的人士使用。  

英国: Equities First (London) Limited在英国获得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授权,并接受其监管。在英国,本文件仅分发并提供给《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金融促进)2005年法令(FPO)中第四部分第19 (5)条(投资专业人士)和第49 (2)条(高净值公司、非法人团体等)所述的相关人士。与本文所述相关联的任何投资活动仅适用于且仅与该类人士有关。不具备投资事宜专业经验或非FPO第49条适用人士,不得依赖本文件。本文件仅适用于符合《金融工具市场指令》规定的专业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