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盘到深科技:创新何以成为新加坡的成功密码
2025年7月31日
新加坡即将迎来建国60周年华诞,在世界日益受到地缘政治割裂和贸易争端影响的背景下,这个国家的竞争力也面临着压力。 加大对创新经济的资金投入,将成为新加坡在未来几十年继续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
从20世纪60年代的造船厂,到如今的先进制造业、金融业和研究设施,新加坡不断自我革新。[1] 2024年,新加坡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7%,令人印象深刻。[2]
如今,新加坡的开放贸易、电子制造和平台经济等增长杠杆正面临压力。 贸易作为这个城市国家的第二大部门,越来越容易受到地缘经济的影响,半导体和药品出口也面临着越发严格的审查。[3]
为了保持发展势头,新加坡的研发(R&D)专业人员需要在生物技术、材料工程、半导体制造和人工智能(AI)等战略领域,开辟新的全球利基市场并扩大增长空间。[4] 尽管新加坡已通过多项政府计划和追加预算来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但在居民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新加坡在亚洲仍落后于韩国、日本和中国。 这意味着,新加坡的很大一部分创新成果有可能在海外进行商业化。[5],[6]
许多研究人员缺乏资金,往往也缺乏信心,无法将他们的创新成果带出实验室,投入商业市场。 而私募信贷和其他形式的创新资本,包括股票融资在内,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资本密集型初创企业渡过漫长的“酝酿期”并扩大规模,同时避免过早稀释所有权。
新加坡还面临着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人口减少问题。[7],[8] 目前,意大利、丹麦和葡萄牙已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毕业生的首选目的地。[9] 新加坡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流失到美国或中国更大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风险。
最终,可用信贷不足也会损害新加坡的研究进程。 2024年在中国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城市的创新政策会刺激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会提高研发密集型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会导致整体研究质量降低,因为科学家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获得融资上,而不是寻求研究突破。[10]
股票融资有助于填补这一资金缺口。 它可以为创始人提供实现盈利前的早期流动资金,减少创始人对拨款、股权稀释或过早退出的依赖,并有助于推动持续增长。
播种创意的沃土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适合研究型创业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二十年里,新加坡每千名工人中的研究人员数量翻了一番。[11] 它的研发生态系统涵盖了政府机构(例如A*STAR)、医院、学术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可能帮助吸引了4500多家初创企业、500家风险投资公司和220多个加速器。[12] 新加坡的科研投入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是世界上科研最密集的经济体之一。[13]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企业家发明了首个USB闪存驱动器(Trek 2000推出的ThumbDrive);新加坡本土公司Creative的ZEN MP3播放器曾与Apple的iPod相抗衡;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红外线测温系统也是在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爆发后于新加坡开发的。[14],[15],[16] 同时,在新加坡占有重要地位的生物技术公司Illumina生成了全球约80%的测序数据,这些数据对各地的精准医疗至关重要。[17]
然而,新加坡的科研成果不应仅以发明来衡量。 新加坡的研究人员擅长悄无声息地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
从1998年推出全球首个交通拥堵收费系统,到利用实时分析和自动化技术重新打造机场客户体验,长期以来,新加坡的成功来自于别人看不到的方面:通过高效的公私合作进行系统设计、流程改进和前瞻性规划。[18],[19],[20]
此外,新加坡还扮演了“生活实验室”的新角色——在这里,无论是碳交易服务和绿色出口,还是贸易技术和微型DNA测序仪,新加坡都能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21],[22]
然而,如果下一波全球深科技创新浪潮要在这里扎根,新加坡的金融生态系统就必须与时俱进。 设立更广泛的资本池,将为创始人、研究人员和员工带来更大的灵活性,提供稀释性私募股权或风险资本之外的其他选择。 像易峯这样的专业资本提供商是该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帮助认证投资者通过其可交易的股票头寸获得灵活的流动资金。
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深科技等领域,速度和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灵活的资本有助于聘请顶尖人才、收购专有知识产权或加快实施市场进入计划。
在新加坡建国至今60年的大多数时间里,新加坡经济增长的飞跃都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实现的。 然而,新加坡要持续取得成功,在国内掀起下一波研发热潮至关重要。
[1] https://www.nlb.gov.sg/main/article-detail?cmsuuid=00df90f2-a3ac-4e9b-b507-f338eb2f933c
[2] https://www.imda.gov.sg/-/media/imda/files/infocomm-media-landscape/research-and-statistics/sgde-report/singapore-digital-economy-report-2024.pdf
[3]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singapore-trade-minister-discuss-pharma-tariff-concessions-during-us-trip-july-2025-07-10/
[4] https://www.ubesg.com/post/singapore-rie2025-charting-the-path-to-a-global-innovation-powerhouse
[5]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singapore/economy-policy/singapore-spending-s25b-next-five-year-rd-plan
[6] https://www.wipo.int/edocs/statistics-country-profile/en/_list/l3.pdf
[7]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singapore/singapore-fertility-rate-births-record-low-immigration-4966516
[8] https://www.scmp.com/week-asia/lifestyle-culture/article/3289782/elon-musks-going-extinct-jab-singapore-spotlights-birth-rate-challenges
[9]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4/10/22/our-footloose-index-the-most-attractive-countries-for-graduates
[10] https://cicm.econ.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2024/06/I-New-Issues-and-New-Methodologies_Financing-RD.pdf
[11] https://file.go.gov.sg/rie-2025-handbook.pdf
[12] https://www.enterprisesg.gov.sg/resources/blog/deep-tech-unlocking-new-engines-of-growth-for-singapore
[13] https://www.un.org/technologybank/news/driving-transformati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E2%80%93-lessons-singapore
[14] https://spectrum.ieee.org/thumb-drive
[15] https://tedium.co/2022/05/11/ipod-failed-competitors-history/
[16] https://innovd.stengg.com/deploying-fast-and-intuitive-screening-with-facial-detection-thermal-scanners/
[17]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100-genome-new-dna-sequencers-could-be-game-changer-biology-medicine
[18] https://www.mhi.com/group/mhims/research/sip/column_0003.html
[19] https://cmp.smu.edu.sg/ami/issues/volume-06-issue-1/vantage-point/ai-gets-real-singapores-changi-airport-part-1-learning
[20] https://www.internationalairportreview.com/news/179545/efficient-passenger-processes-at-changi-airport/
[21]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opinion-features/living-laboratory-future-urban-solutions
[22] https://www.edb.gov.sg/en/business-insights/insights/singapore-growth-to-slow-as-trade-tensions-rise-but-green-digital-opportunities-will-emerge-dpm-gan.html
免责声明
过去的业绩表现并不保证未来回报,个人回报将不受保证或担保。
本文件仅供认证投资者、成熟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或其他符合法律或其他方面要求的合格投资者使用,不适用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士,也不应由其使用。本文件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是一般性的,并不针对任何具体的目标或财务需求。本文件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由第三方编写,未必反映EquitiesFirst的观点和意见。EquitiesFirst未独立审查或核实本文件提供的信息,且未声明其是准确或完整的。本文件中的意见和信息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出售任何证券、投资或任何金融产品的要约或购买的要约招揽(“要约”)。任何该等要约只能通过列明其实质性条款和条件的相关要约或其他文件作出。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构成Equities First Holdings, LLC或其子公司(统称为“EquitiesFirst”,于中国內地市场则为“易峯”)购买或出售任何投资产品的建议、招揽、邀请、诱导、促销或要约。本文件也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投资、法律或税务建议,也不应解释为EquitiesFirst的建议、参考或背书。在就财务产品作出投资决策前,您应寻求独立的财务意见。
本文件包含EquitiesFirst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各自的标志以及其他已注册和未注册的商标和服务标志。EquitiesFirst保留本文件中包含的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利。接收方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分发、出版、复制或以其他方式提供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特别是不得向分发行为可能导致违反任何法律或监管要求的任何国家/地区的人士分发本文件。
EquitiesFirst不就本文件作出任何陈述或保证,并明确否认法律规定的任何默示保证。您承认EquitiesFirst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对任何直接、间接、特殊、后果性、偶发性或惩罚性损害负责,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或机会损失,即使EquitiesFirst已被告知此类损害的可能性。
EquitiesFirst做出以下可能适用于所述司法管辖区的进一步声明:
澳大利亚: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Australia) Pty Ltd(ACN:142 644 399)持有澳大利亚金融服务许可证(AFSL编号:387079)。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仅适用于身处澳大利亚,且按《2001年公司法》第761G节的定义归类为批发客户的人士。向该标准以外的人士分发信息可能受到法律的限制,获得信息的人士应寻求咨询意见并遵守任何此种限制。
本文件包含的材料仅供参考,且不得解释为购买或销售金融产品的要约、招揽或建议。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并非个人财务产品建议。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在采纳任何信息之前,您需要根据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要考虑所提供的信息的适当性和相关财务产品的性质。在就财务产品做出投资决策之前,您应征求独立的财务建议并阅读相关披露声明或其他要约文件。
迪拜: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td(迪拜国际金融中心代表处)(地址为Gate Precinct Building 4, 6th Floor, Office 7, 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商业许可证编号为CL7354)作为一家代表处接受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FSA”)监管(DFSA公司参考编号:F008752)。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从被视为建议的角度而言,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也未考虑金融产品是否适合您。
本文件包含的材料仅仅是为了提供信息,不得被解释为财务建议,包括购买或销售金融产品的要约、招揽性信息或建议。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也未考虑金融产品是否适合您。在采纳任何信息之前,您需要根据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要考虑所提供的信息的适当性和相关金融产品的性质。如果您不理解本文件的内容,您应咨询获授权的财务顾问。
本文件与某一金融产品有关,该金融产品不受DFSA任何形式的监管,也无需获得DFSA任何形式的批准。DFSA不负责审查或核实与本金融产品有关的任何文件。因此,DFSA未批准本文件或任何其他相关的文件,也未采取任何举措来核实本文件所载的信息,并且对其概不负责。
中国香港: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根据《放债人条例》持有牌照(放债人许可证编号1659/2024),并根据《证券与期货条例》(“SFO”)(CE编号:BFJ407)从事证券交易业务(第一类牌照)。本文件未经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查。本文件不作为出售证券的要约或购买任何由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管理或提供的产品的招揽。本文件仅供SFO规定之专业投资者参考。本文件不针对此类要约或邀请将构成违法或禁止行为的个人或组织。
韩国: 上述内容仅适用于充分具备证券融资交易知识和经验的资深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或其他合格投资者。不适用于也不应由不符合标准的人士使用。
英国: Equities First (London) Limited在英国获得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授权,并接受其监管。在英国,本文件仅分发并提供给《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金融促进)2005年法令(FPO)中第四部分第19 (5)条(投资专业人士)和第49 (2)条(高净值公司、非法人团体等)所述的相关人士。与本文所述相关联的任何投资活动仅适用于且仅与该类人士有关。不具备投资事宜专业经验或非FPO第49条适用人士,不得依赖本文件。本文件仅适用于符合《金融工具市场指令》规定的专业投资者。